如果把教育产业看成是一种特殊商品,可能更有利于对其发展策略的理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办高校逐步建立,从二十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开始发力,逐渐显现了他巨大的市场运作力量,从西安开始,逐渐扩展到全国。
“世界著名民办高校”、“中国十大民办高校”“北京十大品牌
学校”,口号、概念成片成了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新价值、新
营销
资料显示,21世纪,教育领域需求稳步上升,为各高校(包括国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的加剧及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民办高校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九十年代以及目前的以广告为导向打造品牌扩大
招生的“好日子”将在未来的1-2年内成为永远的历史,取而代之的将是更为科学的新的价值策略及营销策略。如果说以前民办高校的宣传、推广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概念”推广策略,所有的核心价值都是想出来或说出来的话,以后将是学校本身的核心价值的竞争,其核心是能否培养出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生,给学生以真正的收获,而不只是单纯满足上大学这样粗浅的心理需求。
新价值,新营销的竞争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质量、
管理水平、特色教育、素质教育的提高。
2、整合营销策略的竞争。
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特色教育、素质教育的含金量的提高,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这些要素汇集在一起,就会变成学校的口碑。有人说,民办高校的竞争,第一阶段是比大楼,第二阶段是比大师,第三阶段是比就业,还有比科研等。在消费不理性的时代,人们会是这种评判标准,但理性了的人们肯定不会这样。民办高校近年的广告攻势和招生大战,其中的不规范因素将使民办高校的整体信誉形象受损,几年内恢复不了元气。这个时候,只有口碑是最重要的。“口碑”因为有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而得以实现,而口碑的形成是必须要使在校的学生满意,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在教学质量上、管理水平上、特色教育上、素质教育上不断规范提高。
新的营销,将更加注重系统与科学。凭经验、个人英雄、拍脑袋做决定都将随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曾有人提出,21世纪将是“差错率”竞争的时代,尤其在民办高校行业,教育项目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不再允许学校在营销决策上有任何闪失或失误,否则就可能被迅速淘汰出局,再无挽回的余地。
已经有学校出现这样的例子,一个小小的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在调整、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便迅速对一个很大的学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如果当时学校的一系列营销策略及公关策略走向科学化与系统化,可能不会有这么强烈的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现在的民办高校领域不缺少名牌,随手都可以列出一大堆知名学校,北京的、西安的、江西的、湖南的、浙江的。如果透过现象看看本质,他们外热内虚的状况,可能会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大家共识的是:21世纪将是中国民办教育飞速发展的时期,也就是说,民办教育领域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学校本身及营销策略、营销方式。
同时,经过近10年市场洗礼,现在的教育消费者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加谨慎、理智和精明。广大教育消费者对民办高校的选择将从盲目、跟着广告走变为更加理智、科学,更加重视品牌的力量与学校的口碑。
在未来1-2年后,日益成熟的民办教育领域与教育消费者,将不会再给急功近利的商家以任何机会。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新的市场整合运动。
概念营销也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能为学生创造真正价值的学校。
市场将打造更为强大的品牌占领民办教育的大部分江山。中小学校的生存更为艰难。如何运用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的核心价值,已成为转型时期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