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不松劲再加力 争做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发动机”

作者:admin时间:

导读:万州区: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 2025年,万州区在市委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本文将详细介绍万州区在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深...


万州区: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核心提示

2025年,万州区在市委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本文将详细介绍万州区在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推动万州高质量发展

  • 改革措施:万达开云28项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措施深入实施,40个重大平台有力推进。
  • 经济发展成果: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均增长5倍以上,绿色信贷余额增长24.3%。

坚持以改革抓落实强动力

  • 改革措施: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迭代升级“十个精准”抓经济真招实招硬招。
  • 经济发展成果: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7.9%、42.9%,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实力

  • 改革措施:建立健全“链长制”等十大机制,实施提升人气“十一条”等举措。
  • 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百亿级企业“零”的突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7.9%、42.9%,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央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

坚持以改革固保障强活力

  • 改革措施:打赢国资国企改革、园区开发区改革、国有资产盘活改革攻坚战。
  • 经济发展成果:市场主体总量达14.6万户,满意度超过90%,全面推行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五长制”,化解矛盾纠纷1.1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

坚持以改革优生态强张力

  • 改革措施:健全改革需求和项目生成机制,迭代升级“三个一批”区级重大改革项目。
  • 经济发展成果:出台整治“躺平”式干部10条等措施,打好容错纠错、澄清保护、重新使用组合拳,让“好人好马”上一线。

两江新区:高质量招商,推动经济发展

核心提示

2025年,两江新区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两江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聚焦完善机制抓招商

  • 改革措施:坚决改变拼政策、拼补贴的传统招商模式,加快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
  • 经济发展成果:全区签约金额超1400亿元,到位金额超400亿元,有力支撑新区GDP同比增长6.5%。

聚焦产业转型抓招商

  • 改革措施:根据产业规划确定招商计划,持续补链延链强链。
  • 经济发展成果:引进复星集团等头部企业,推动新区生物医药2025年产值破百亿、增长24.7%。

聚焦服务企业抓招商

  • 改革措施:注重设身处地为企业“算账”,以过硬服务赢得企业认可。
  • 经济发展成果:着力打造良好生态,依托生态圈引进美国康宁、日本豪雅等跨国企业落户。

聚焦创新方法抓招商

  • 改革措施:注重存量挖潜,推动京东方自2012年落户新区以来,连续投资项目8个、累计近900亿元。
  • 经济发展成果:引入昆山沪光、诚瑞光学等项目盘活闲置厂房建设新基地,实现腾笼换鸟。

涪陵区:高质量建设,打造现代制造业高地

核心提示

2025年,涪陵区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将详细介绍涪陵区在高质量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聚焦“三个重点”固本兴新强能级

  • 改革措施:稳存量扩增量,规上工业产值2471亿元、区县第二,工业增加值771亿元、区县第一。
  • 经济发展成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增速主城都市区第一,规上工业利润区县第二。

聚焦“三个关键”蓄势聚力强动能

  • 改革措施:抓招商引资“关键一招”,新招百亿级项目3个、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长16.3%。
  • 经济发展成果:新增高新企业61户、国家绿色工厂8户,中国制造业500强2户,全市百强9户、百强制造业12户、百强民营制造业11户,均居区县前列。

聚焦“三个融合”联动赋能强质效

  • 改革措施: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 经济发展成果:获批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承载城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4.3%。

江北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品质

核心提示

2025年,江北区通过一系列老旧小区改造措施,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本文将详细介绍江北区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聚焦治脏治乱治违,推动老旧小区提升颜值

  • 改革措施:精细化“治脏”,插画式布局慢跑绿道和休憩空间,实现推窗见绿、四季有花。
  • 经济发展成果: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老旧小区韧性。

聚焦功能提升品质提升,推动老旧小区服务增值

  • 改革措施:“补”字强基,有机植入托幼、养老等高品质公共服务,“数”字赋能,发挥区级城运中心全市率先贯通优势。
  • 经济发展成果:老旧小区服务专员机制,全年企业需求办结率100%。

聚焦产业导入,推动老旧小区放大价值

  • 改革措施: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撬动社会资源,联合建设银行将南桥苑小区闲置国资改造为集中式长租公寓“建融家园”。
  • 经济发展成果:带动新增市场主体300家、就业岗位超2000个,彰显“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示范效应。

九龙坡区:工业投资加速,推动经济发展回升向好

核心提示

2025年,九龙坡区通过一系列工业投资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回升向好。本文将详细介绍九龙坡区在工业投资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前期招商“驻点办”

  • 改革措施:相继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成立7个招商分局,强化一把手招商、基金招商、链主招商、央地合作招商。
  • 经济发展成果:引进华为赋能示范区等项目128个、合同额758.5亿元,包括西南铝产能提升、空天信息产业园、博世电驱桥等工业项目40个、合同额353亿元。

审批手续“一站办”

  • 改革措施:对前期手续办理,实行提前介入、专人辅导,成立帮代办专班、提供一站式服务。
  • 经济发展成果:工业项目最快实现8个工作日开工,办理时限严格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

建设服务“专班办”

  • 改革措施:组建十大工业项目专班,聚焦项目建设中的堵点卡点,拉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
  • 经济发展成果:专班推动庆铃博世氢动力系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用时仅6个月。

后续发展“按需办”

  • 改革措施:紧盯投产项目发展需求,建立服务专员机制,用好“九久满意·亲清联盟”政企交流平台。
  • 经济发展成果:全年企业需求办结率100%,围绕润泽(西南)国际信息港项目开拓市场需求,助力引进银盾云科技等战略合作伙伴。

江津区: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打造示范区

核心提示

2025年,江津区通过一系列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措施,成功打造了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本文将详细介绍江津区在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推进农机宜地化,培育丘陵山地农业生产新动能

  • 改革措施:推动适宜机具研发,智能果园植保机、无人驾驶电驱履带式多功能平台等取得重大突破。
  • 经济发展成果:成功研发全国领先的花椒烘干生产线,集聚农机装备产业链企业100余家,微耕机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6.7%,出口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推进土地宜机化,厚植丘陵山地农业发展新基础

  • 改革措施:面上推进改地宜机,建成高标准农田86万余亩;线上推进改路适机,在全国率先推出“地路互联、机地相适”适度规模机械化生产模式。
  • 经济发展成果:建成水稻全程全面机械化应用场景30万亩,花椒关键环节农机应用场景40万亩。

推进服务社会化,拓展丘陵山地农业增效新路径

  • 改革措施:强化组织培育,培育农机服务组织200余家,建立农业首席专家制度,促进农技与农机结合。
  • 经济发展成果:培育农机技能人才1012人,构建以粮油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获评农业社会化服务市级创新试点区。

永川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

核心提示

2025年,永川区通过一系列新型城镇化措施,成功建设了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本文将详细介绍永川区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引育现代产业,以产聚人

  • 改革措施: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 经济发展成果: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科技影视等产业集群。

发展职业教育,以校育人

  • 改革措施: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高水平建设西部职教基地。
  • 经济发展成果:西部职教基地成为国家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成17所职业院校,集聚学生18.5万人,每年毕业5万人,一次就业率达到93%。

提升功能品质,以城留人

  • 改革措施: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一尊重五统筹三敬畏”,在全市率先完善“七个一”城市重要标志性功能体系。
  • 经济发展成果:市民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吸引本地人返永、外地人定居,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

石柱县:主题教育引领,促进强村富民增收

核心提示

2025年,石柱县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措施,成功促进了强村富民增收。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柱县在主题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夯实强村富民基础

  • 改革措施: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以辣椒为代表的调味品12万亩、以黄连为代表的中药材31万亩、以莼菜为代表的生态果蔬36万亩。
  • 经济发展成果:工业企业带动人均务工增收4万元以上,旅游全域化,带动近一半的农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增添创新发展动能,激发强村富民活力

  • 改革措施:院企联姻强科研,设立1.5亿元科创基金,探索“研究院+产业”发展模式。
  • 经济发展成果:央地携手建基地,探索“央企带动+政府搭台+企业集群”发展模式,携手中核集团共建全市清洁能源、泵阀产业基地。

强化联村带农机制,提升强村富民成色

  • 改革措施:“万企兴万村”培育市场主体,431家民营企业实施兴村产业项目488个,联结村集体183个,覆盖农户3.22万户。
  • 经济发展成果:村集体领办强村公司65家,针对人均收入低于1.6万元的5680户脱贫户,精准落实13条增收措施。

市经济信息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核心提示

2025年,市经济信息委通过一系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措施,成功开启了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的新篇章。本文将详细介绍市经济信息委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系统谋划新时代制造强市建设“作战图”

  • 改革措施: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组建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
  • 经济发展成果:笔电产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1,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2,功率半导体产量进入全国前3,软件业务收入升至全国第8。

迭代优化新时代制造强市建设“作战方案”

  • 改革措施:建立“监测预警+通报评价”“专项方案+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
  • 经济发展成果: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体系生成“硬科技”企业53家,11家渝企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86家。

精心实施新时代制造强市建设“作战行动”

  • 改革措施:实施各集群培育提升行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贯通行动,领军链主企业跨越发展鲲鹏行动与中小企业梯度发展行动。
  • 经济发展成果: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稳居西部第1,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创历年新高。

通过以上措施,万州区、两江新区、涪陵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江津区、永川区、石柱县和市经济信息委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果。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标题:不松劲再加力 争做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发动机”

本文地址:http://www.023hk.com/zxzx/24674.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QQ:2693755468。

院校推荐
  • 成都市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成都市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前身为成都市女子职业中学,成立于1984年9月,是成都市最早开办职业教育的学校之一。学校隶属于成都市锦江区,目前分设成龙和双桂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00亩...

  • 重庆市旅游学校

    重庆市旅游学校是一所公办的职业中学,专注于培养旅游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屡获殊荣,开设了多个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为学生提供...

  • 富顺职业技术学校

    富顺职业技术学校(Fus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简称为“川荣职高”或“富顺职高”,是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由四川省荣县人民政府主办,是四川省财政全额拔款的国家公办全日制技工学校,坐落在荣县...

  • 成都职业技术学校

    成都职业技术学校(Chengdu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简称为“成职校”,是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2006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大石西路56号1。学校是成都市教育局直属的重点职业学校,也是成都市职...

  • 昆明市东川区职业成人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简介:昆明市东川区职业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于2006年2月,是由东川区委、区政府整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机构。学校致力于提供干部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提高质量...